• 首页
  • 168飞艇是什么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新闻动态

    你的位置:168飞艇是什么 > 新闻动态 > 中国家庭“假面”真相:只爱孩子,不爱伴侣

    中国家庭“假面”真相:只爱孩子,不爱伴侣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3-06 04:41    点击次数:150

    开始今天的内容前,我们先来做个测试:

    你选的是,孩子?

    一位妈妈说:儿子出生后,我成了一位母亲,但不再是妻子了。

    似乎很多家庭都是如此,孩子一出生就成了 C 位,永远排在最重要的位置  。

    但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,「爱孩子超过爱伴侣」也不是一件好事。

    01

    把全部的爱都给孩子

    有错吗?

    有人说,"我就是要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幸福成长,所以我把全部的爱和关注都给到孩子,有什么不对吗?"

    这里就有一点误解。孩子需要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,这个"充满爱",指的是恰当的、健康的爱,不缺少、也不过度的爱,但不是你全部的、唯一的爱。

   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过这样的说法:健康的家庭关系里,夫妻关系一定是优于亲子关系的。

    在一个家庭中,首先出现的是夫妻关系,其次才有亲子关系。

    夫妻关系的好坏,直接决定着家庭的幸福指数,如果让孩子陷入和父母不恰当的情感纠缠中,很可能会影响他的心理发展和未来的正常婚恋。

   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海灵格曾说:

    家庭是一个完整的系统,家庭系统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这个系统中的元素之一,承担着这个系统运转好坏的关键角色,若其中有人脱离自己的位置,不按照这个法则运行,这个系统必定会出现问题。

    有些夫妻关系不健康的家庭,其中一方会因为伴侣的离世、背叛、不负责……而将自己的全部重心,以及自身对爱的需求,都放在孩子身上,甚至渐渐把孩子置于另一半的位置上。

    自己所有的幸福和快乐就都完全基于孩子,这真的非常可怕,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。

    比如,孩子会变得逆反,不听话。

    >>> 直播预告

    2 月 12 日下午 14:00

    情绪课专场

    孩子不听话

    是一件让人特别抓狂的事情

    打骂催吼完全不管用

    不如试试这一招

    现在就点击按钮「预约」直播吧� �

    一定要预约直播,视频号新规,不预约可能收不到开播提醒!

    02

    道理我都懂

    可是,能怎么办呢

    道理简单,做起来却难。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困境。

    那么,如何着手处理自己的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?或者说,有什么是我们简单能做出的改变呢?

    下面这 4 条,不妨试一试,尤其最后一条非常非常重要。

    1. 试着把你的情绪,往另一半转移,减轻孩子的压力。

    孩子是透过母亲的眼睛看到父亲的。

    当他发现自己不是母亲的唯一,还有父亲这个角色可以满足母亲的需要,这样孩子内心的压力就不会那么大,他的压力才能得到释放,心理也才能健康发展。

    2. 夫妻吵架,不要对孩子说另一方的不好。

    作为配偶的尊重,与身为父母的尊重,同等重要。

    因为孩子正在通过你,了解好的父母、好的夫妻、好的家庭,是什么样子,这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安全感。

    如果争执在所难免,那么至少当发生争吵时,不要对孩子诉说另一方的不好和错处。

    3. 父亲一定要爱母亲。

    东海大学教授彭怀真说:

    "父亲所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,就是爱母亲。"

    父亲也一定要爱母亲,孩子从父亲那里学到如何表达爱,如何处理关系、面对冲突,这将直接影响孩子成年后的亲密关系模式。

    尝试爱你的配偶多一些,这对所有家庭成员来说都是双赢。

    4.  爱自己,做一个 80 分的妈妈。

    在婴儿刚出生的数周,母亲首先进入的是原始母爱状态,就像和孩子之间有一根绳子" Keep an eye on ",来实现婴儿的照顾和需要。

    当孩子逐渐有了能力,母亲就要开始慢慢转向自己的生活,退回到背景角色。

    家庭中,健康的爱的序位,一定是先爱自己,再爱伴侣,再爱孩子。因为在系统中,也是先有了自己,然后有了伴侣,最后才有孩子。

    就像飞机上的安全提醒:"请自己先正确佩戴好氧气面罩并能正常吸氧后,再为身边的孩子和老人佩戴。"说的就是这个道理——先照顾好你自己,才能照顾好孩子。

    精神分析大师温妮科特,提倡" 80 分妈妈":

    不过分苛责自己,能容忍自己在孩子眼中不总是好的。

    做一个足够好的、一般的、真实的、有挫败的,可以忽略孩子的妈妈,因为当我们足够好的时候,孩子才会足够好,如果我们太完美,孩子只能糟糕。

    如果我们无法照顾好自己的身体,无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,自然不会有更多的体力和精力去照顾好孩子。

    在不那么健康的夫妻关系、家庭关系中,如何疗愈自己?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?如何迈出改变的第一步……别再让情绪成为你逃不出去的困境——

    >>> 直播预告

    2 月 12 日下午 14:00

    情绪课专场

    理清混乱的家庭关系

    让依恋有边界,让家庭共成长

    进而告别打骂催吼

    找到和孩子正确沟通的方法

    经营夫妻关系、家庭关系,处理情绪问题,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,爸爸妈妈都有责任。

    这不是对女性自己,而是对每个成年人的呼吁。做好自己的角色,让孩子安心做孩子